
最新!酒駕初犯會被關嗎?酒駕初犯罰多少錢?酒駕初犯罰則和罰款讓律師告訴你
酒駕行為相當危險,不僅可能危害自身生命安全,還會造成其他道路使用者上路之安全疑慮。在社會新聞版面中頻繁出現酒駕初犯肇事案件,可以見得酒駕初犯者大多是因貪圖酒後便利或掉以輕心認為不會出事,才進而有酒駕行為。
立法機關於111年酒駕相關法規修訂中加重酒駕罰則,亦一併提高罰款金額。依血液中酒精含量濃度不同,罰款金額亦有所區別:
- 當吐氣之酒測值達到0.25毫克/公升以上,依刑法第185-3條規定可處30萬元以下罰金
- 若吐氣之酒精濃度達到0.15至0.24毫克/公升,雖不構成刑法公共危險罪,但仍有相關行政罰則。
本篇文章將會告訴你何種行為會構成酒駕,以及酒駕初犯會被關嗎?罰多少?如果不小心酒駕初犯,該怎麼應對後續的法律制裁。
酒駕初犯怎麼辦?點擊了解
不小心酒駕初犯了!3因素就構成酒駕
酒駕在刑法中歸類為公共危險罪,立法機關制定相關罰則是為保護民眾之道路使用安全,不讓酒駕成為社會惡習,更遏止酒駕初犯的僥倖心理。
那什麼行為會被判定為酒駕呢?可從三個條件來檢視:
一、酒測值超標
酒測值是酒駕初犯最直接且常見的判斷標準。其中可注意的是,台灣酒駕的刑罰與行政責任規範具有不同酒精濃度標準值:
- 刑事責任: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5%以上。
- 行政責任: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1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3%。
二、具駕駛行為
行為人於飲酒後具有駕駛動力交通工具(機車、汽車等)之行為,例如:踩剎車、控制方向盤等,舉例來說:
- 小明飲酒覺得疲倦而到汽車後座上休息,因無實際操控車輛行為,並不構成酒駕。
- 小明飲酒後想將機車牽回家,無發動引擎,手握煞車移動機車步行,即便不啟動引擎但仍得操控移動車輛,可能構成酒駕。
三、駕駛交通工具
在飲酒後駕駛交通工具。任何可透過外力,如電力與引擎動力等發動的交通工具都包含在內。比如:汽車、機車、電動車等。須特別注意的是騎乘腳踏車與滑板車等,因被視為慢車的一種,亦會構成酒駕初犯。
酒駕初犯會被關嗎?
對於酒駕初犯是否會被判刑入獄,則須視案件情節與對社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進行判斷。
依據《刑法》第185-3條規定,酒駕可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30萬以下罰金。若為酒駕初犯且所造成之損害情節輕微者,可爭取以易科罰金替代入監服刑。
當酒駕初犯行為造成他人重大傷害或死亡時,酒駕初犯撞死人刑責依法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0萬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00萬以下罰金。
立即諮詢模範律師
酒駕初犯罰多少錢?初犯酒駕和累犯罰則差很大?
酒駕初犯罰多少?酒駕所面臨之行政罰緩會依酒測的酒精濃度,和駕駛車型而有不同規範:
- 騎乘機車酒駕罰緩金額:15000元至67500元
- 駕駛小型車酒駕罰緩金額:30000元至85000元。
另外,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5條第1項規定,酒後違規駕車(含汽機車)吊扣駕照1至2年、附載未滿12歲兒童或因而肇事致人受傷者,吊扣駕照2至4年;因而肇事致人受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照,並終身不得再考領。
通常酒駕累犯罰則會比初犯來得重,之所以加重酒駕累犯罰則,是為嚴懲犯罪行為,並有效遏制酒駕事件頻傳。根據行政罰法,當酒駕累犯者被判刑或處罰金時,主管機關可依相關法規依序進行吊銷駕照、註銷牌照等處罰措施。
酒駕行為對於自身與其他用路人之身體健康均可能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須時刻謹記遵守交通規則,不酒後開車,保護自己與他人的安全。
公共危險罪酒駕初犯緩起訴怎麼爭取?
對於酒駕公共危險罪初犯,檢察官將評估下列因素決定是否給予酒駕初犯緩起訴處分:
- 被告犯後態度:酒駕初犯被告須展現誠懇改過的態度,並願意參加相關的課程、輔導和治療等,且應配合執法單位調查,提供相關的證據和資料,以利檢察官評估緩起訴的可能性。
- 犯行與所造成之影響:包括此酒駕初犯測量之酒精濃度、肇事經過和傷亡情況等。
- 律師協助:被告可尋求法律諮詢或專科律師協助,針對個案狀況擬定答辯策略,以利增加爭取緩起訴之成功率。
若成功爭取酒駕初犯緩起訴處分,被告需遵守相關附帶條件,如參加安全駕駛課程、定期接受輔導和治療、不再酒駕等,否則緩起訴處分可能會被撤銷。
酒駕初犯不心慌!模範律師專業法律諮詢
社會新聞上時常有酒駕案件,飲酒後是否仍具安全駕駛之行為本存疑慮,而酒駕罰則逐漸加重是為了保護國民使用道路的安全。即便動力交通工具的發達造就了生活便利性,亦隨即衍伸相關社會問題,不論是酒駕初犯或累犯,當面臨刑事案件時,均應妥適處理,若想進一步法律諮詢,歡迎聯繫我們!來電諮詢0989991897,或是加入LINE諮詢由專業的模範律師來為您解惑!